协会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动态 图片新闻 会员风采 申请入会 政策法规 品位生活 学习交流 协会党建 党员风采
   余姚市女企业家协会“优秀创业新人..
   余姚市女企业家协会“优秀女企业家..
   关于评选“余姚市十佳创业女性”的..
   关于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调查..
协会会长信箱
协会服务热线
申请入会
 学习交流 
  鲁冠球的做人之道和经营之道  
发布时间: 2012-9-3  点击:[6496] 次
 

        8月29日,我协会组织会长等20余名企业家共赴位于萧山的万向集团学习考察。万向集团工会杨主席热情接待并向我们介绍了万向的成长经历和经验。本刊特编辑了传奇人物万向掌门人鲁冠球的不凡事迹,与各位女企业家姐妹们共学共勉。

    作为中国最受尊敬的第一代企业领袖之一,鲁冠球从农村土生土长,没有受过太多正规的教育,也没有系统的管理经验,完全依赖近半个世纪的波折之路,却主宰了万向集团从一个小工厂发展成国内最大民营企业之一的全过程。他领导的万向同时还进入农业、矿产、新能源、金融等十大产业,修炼出极有价值的商业哲学体系。鲁冠球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农民的传奇故事。
鲁冠球认为,做企业,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一个做人之道与经营之道的问题。搞企业主要靠人,只有做人之道正确,企业的经营之道才能立起来。做人之道与经营之道相结合是鲁冠球商业哲学的一大特色。中国有句古话,“先做人,再做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做人之道
     鲁冠球说过:人说“世上三苦,打铁摇船磨豆腐”,我除了没有磨过豆腐以外,其余的苦头都算是吃过了。现在我深深地感到,创业确实要吃苦流汗,谁流的汗水多,谁的业绩就创得大,一分耕耘总是有一分收获。当然,要不断创业,就得不断付出辛勤的劳动。事业的发展壮大是我最大的享受,看书学习是我的乐趣。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控制人的物质欲望有利于磨炼自己的意志,时间一久,艰苦朴素就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作为企业家,不能搞物质享受。
现实中的人们常常喜欢追问鲁冠球成功的秘诀,他的回答一贯很朴实:吃苦流汗。
1959年,初中肄业的鲁冠球到县城的一家铁匠铺当起了学徒,这段长达4年的铁匠生涯为他日后的成功增添了一层传奇色彩。此后,他还在家乡办过粮食加工厂,在钱塘江边修理过自行车,在镇上又自己开过铁匠铺。转眼半个世纪过去,今天的人们已经很难把他的形象与当年那个在火炉旁挥舞着大榔头的年轻人联系起来了。鲜为人知的是,至今鲁冠球的身上仍残留着当年铁匠生涯时期的痕迹。那时候的他当然不会想到自身的命运将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剧变,但其早年锻炼出来的吃苦精神却丝毫未有减退。至今,67岁的鲁冠球仍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作风,对享受物质生活似乎一直有着刻意的节制。或许吃苦对于中国第一代企业家有着特殊的意义,也象征着他们命运的坎坷与艰辛。他们都是从骨子里深感“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人,都是信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人,对于他们来说,成功意味着千百倍的付出。在某种意义上,企业家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大多具有苦行僧的精神。
      每个人对成功都有自己的理解,都有自己的方法,但归根结底,离不开一个人的品质与性格。勇气、信心与韧性是鲁冠球的个人魅力写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精神力量不行,一个人也是如此。美国人说,士气等于三倍的生产率。现代人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果没有奋发向上的精神,没有一种不断进取的意志,终将被时代所淘汰。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勇气;不是智慧,而是信心;不是机遇,而是一种韧性。
     1973年春天,鲁冠球率领的宁围农机厂好不容易生产出了一批犁刀,但县里的计划早已饱和,无法再包销,于是他想到一江之隔的杭州市碰碰运气。结果在预料之中,当鲁冠球抱着一线希望赶到杭州农机公司时,迎面扑来的却是一盆凉水,对方对他带去的样品都没正眼看一下,就以计划已满拒绝了他。望着辛辛苦苦打出来的犁刀,鲁冠球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没有因此而放弃,他小心翼翼地把犁刀堆在一个角落里,带着几分不舍悄悄地离开了。转眼到了第二年春耕时节,农具供不应求,农机公司急得团团转,这才突然发现墙角里的那堆犁刀,不但质量好,规格也符合。结果是鲁冠球不仅卖出了犁刀,而且利用对方的急迫心理,争取到了每年50吨钢材的原材料指标。
   犁刀的故事虽小,但其背后蕴涵的道理却耐人寻味。它所体现出的,其实是一个创业者不屈不挠的意志与主动能力,是一个关于坚韧的最好注脚。
创业的道路从来都是艰辛而漫长的,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做的是面对它,并解决它。一家企业的命运常常同企业家的性格与行为方式息息相关。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大多取决于企业家自身的道德修养与精神境界。简单地说,欲探究企业兴衰的秘密,企业家人格是无法忽略的命题。在这方面,鲁冠球作为一个鲜活的个例颇值得研究。

                             经营之道
      高度注重影响力。聪明的企业卖的不是产品,而是品牌和影响力。“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长。在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剧的今天,企业不仅要把产品变成商品,而且还要把人力资源、管理、文化等生产要素转化为商品,这样,企业生产的,就不仅仅是产品了,更是一种品牌,一种道德信念,一种无形资产。事实上,一个人要想在环境中出人头地,必须学会建立自己的影响力,企业也是如此。”鲁冠球的这段话,集中表现了他对于万向集团日积月累而来的影响力的高度重视。在他看来,万向集团生产的不仅是有形的产品,更是影响社会的无形资产和精神产品。
      一个共同的现象是,无论任何领域,最后的成功者通常不是智力最高的人,也不一定是能力最强的人,但一定是最会构建和运用影响力的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真正的区别在于,有人在此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进取心,他们甚至是天生的影响力大师。
     客观地说,一个人或企业的影响力并不是一天可以达成的,需要长期的实践与磨炼,但这种结果首先取决于自身的主观意识。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对此无知无觉的人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和追求转化为一群人的方向和目标,他的发展也注定是有限的。
     对此,鲁冠球无疑是成功的。40年来,他在创业的同时表现出不懈的社会追求,并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一次次放大企业实践的社会效应。事实上我们也看到,万向的成长通过这种无形的释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无论一家企业做得多大,社会所认知它的,不仅仅是具体的规模和效益,还有它的社会形象。
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理解商业的另一面,为什么越是成功的企业越是看重自身的社会影响?道理很简单,这种积极的社会影响力越强,企业的发展就越会顺风顺水。
     视产品质量为生命。在企业的经营拓展方面,鲁冠球的眼光更为长远。在一个游戏规则混乱的年代,他始终视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信誉为生命,并且一次次将自己的主观意识转化为企业的集体意识和行动。或许从创业开始他就已经有意识地培育健康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正如他所期待的那样,他的这种追求后来潜移默化在万向集团所特有的文化基因中。
    “质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指标、数字。它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是一家企业的灵魂。任何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强大、社会要进步、企业要发展,都需要有强大的精神。质量的形成过程,从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加工到售后服务,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加工生产过程,更是一个精神、文化、思想、意识的形成凝聚过程。 如果我们不把严字当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质量精神树立起来,那么,马马虎虎就会形成风气,企业就不可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鲁冠球的这段话充分表现出他与全体万向人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它甚至可以看做是一个企业家的心灵写照。实际上,这种质量意识并不是一天促成的,它是长期修持的结果。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尽管质量管理早已成为中国企业管理的常识,但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直到今天,骇人听闻的质量事故常有发生,这或许与一代人的质量意识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将万向集团进军世界汽车零配件产业的历程看做是一部中国企业渴望“质量立国”的历史,其中的艰辛远不是几句口号所能概括。可以想象,创业初期的万向集团不过是一群以农民为主体的队伍,生产进口车型万向节的难度可想而知,质量问题能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存亡。事实上,鲁冠球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发起了一场异常坚决的质量攻坚战,彻底改造了职工由于自身素质所导致的质量观念淡薄问题。随后在短缺经济时代,万向集团没有向短期行为低头,仍不断在提高质量的道路上前行。40年来,鲁冠球带领的万向集团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产品质量的追求,也由此赢得了市场的普遍认同,这种质量意识早已无形地融入了每一名员工的血液之中。
     在某种程度上,质量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的永恒命题,更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优良品质,如果不能从意识深处树立起追求品质的精神和信念,其真正的强大是难以想象的。因此,鲁冠球的这段话即使对今天的中国企业来说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人尽其才,钱尽其值,物尽其用,各尽其能。怎么把企业做好?鲁冠球的经验是,要做好人、财、物的文章。第一,考虑人的问题。如何通过规章制度的健全,把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把主动性、创造性全部发挥出来,使其“用之不竭,取之不尽”,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第二,考虑钱的问题。现在社会钞票多,银行里有4万亿元,老百姓也有钱,但是为什么总觉得不够用,是因为投下去的钞票很多没效益,并且亏损。 作为企业,要钱钱有利创,投下去的钱都要有利润,为了资本增值保值,没有钱赚的,就应该调整。同时,要有利有钱投。现在社会变化快,看到好项目,如果没有投钱下去,机会就失去了。第三,考虑物资问题。现在社会上的物资,据国家统计,28个行业的利润率只有30%、20%,甚至10%,其余都放空。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有的物资无用处,而需要的地方却没有物资。作为企业来讲,必须考虑怎样做到“有用必有物,物物有用处”。通过对人、财、物管理的完善,最终达到“人尽其才,钱尽其值,物尽其用,各尽其能”的目标。鲁冠球展示给我们的形象更像是一个指挥家,具体调度的对象就是人、财、物三方面。他以此三者的综合运用作为企业运营的主要矛盾,贯穿在企业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中。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冠球毕其一生的企业管理都是围绕人、财、物展开的,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也体现出企业家作为资源整合者的本真。
      在鲁冠球的管理思想中,无论何时,人的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在鲁冠球看来,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调动人的积极性是企业家的天职。鲁冠球的做法是:
     强调通过好的制度来激励员工。比如他早在1971年就开始尝试计件(时)工资制,根据工人劳动量来分配他们的收入,这在当时无疑是颇有风险的举动。
     提高职工团队文化业务素质。对企业来说,培养尊重知识、学习知识的氛围格外重要。也许是因为万向职工的起点普遍不高,鲁冠球深知,一支没有知识的队伍是很难打胜仗的。从20世纪80年代起,鲁冠球就开始在企业内部开展全员培训工程,当时设有3个文化班、5个技术班和一个企业管理班。为了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鲁冠球想出了很多土办法:每到课一次奖0.5元,旷一次罚0.5元,一学期全勤奖5元,期中考试及格奖5元,年终优秀学员奖10元;业余学习达到中专毕业水平升一级工资,未达到初中毕业又不参加学习的,工资缓调;未能达到中级毕业水平的,不能升四级工。可见,当年的鲁冠球是硬“逼”着职工学习的。
员工共同参与创新。科技工作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这和不播种就不会结果一样。科技投入本身也是一门科学。在实力、精力有限的情况下,“遍地开花”不如“一枝独秀”,如果什么地方都投,不如集中投入一个产品。如何把员工变成一支富有生命力和战斗力的科技队伍,在企业生产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万向的做法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万向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科技工作的中心是改革老产品、开发新产品、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重大发明和技术突破不大可能,所以振兴企业的法宝是小发明和小革新。万向让所有的员工都参加这种创造性活动,创造了各种条件引导企业全体员工大量提出革新建议,并以最短时间和最小成本把其中大部分提案付诸行动。从量变到质变,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使企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企业技术水平的飞跃,并由此创造了巨大的效益。
     2008年7月26日,一项由万向集团职工方国平发明的先进生产工艺正式被万向集团以他的名字命名。以职工的名字命名企业创新成果,是万向集团多年来鼓励职工技术创新、岗位成才的又一新举措。事实上,自从20世纪80年代创业以来,万向集团就树立了鼓励企业内部小发明、小革新的风气。当时的万向集团技术力量薄弱,没有产品图纸,没有产品标准,没有生产经验,有的问题连专家都无法指导,只能在测试样机后进行设计、试验,消化资料后再想办法转化成自己能够生产的图纸、技术条件和标准,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幸运的是,万向集团很快从这种群众运动中尝到了甜头。显然,这是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自主创新道路,更重要的是,在示范效应的带动下,万向集团内部形成了比学习、钻业务的良好氛围,数年下来积少成多,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万向集团的实践说明,解决问题的办法常常就藏在一线员工的脑袋里,因为只有他们最了解现场,最清楚哪些生产环节还有改进的空间。关键在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来。
     通过创世界品牌优化员工素质。世界品牌是一个全优的综合概念:它有极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在社会上享有一种信任感、安全感和责任感。创世界名牌,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要提高的东西也太多了,处处留心皆学问。有些人工作做不好总是抱怨这抱怨那,其实说到底是其自身缺乏认识新形势的学识水平,不具备适应变化的创新工作方法。2007年3月,万向集团成为全国汽车行业中第一家获得“世界产品名牌”称号的企业。为这一天的到来,万向集团已努力了近40个春秋,但这一切还只是刚刚开始。鲁冠球曾这样充满豪情地说:“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在加快,今天的中国名牌必定要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名牌,这是现代企业的生存之道。‘万向制造’的品牌完成这个跨越,就是要使它成为世界企业零部件的灵魂。”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品牌一直是鲁冠球的一个梦。放眼中国,能在世界同行业中称雄的品牌寥寥无几。从1984年算起,搏杀国际市场数十年的万向集团赢得荣誉的背后是长期的努力。但在鲁冠球的心目中,成为世界品牌不是静态的结果,而是要不断强化和发展的目标。在世界品牌前,他看到的更多是企业素质的差距,他似乎更愿意把这种美好的愿景转化为企业下一步发展的动力。此外,在鲁冠球看来,世界品牌的内涵远不是一个称号所能概括的,它实际上是员工学习能力的集中体现。

                           善 于 学 习
      鲁冠球本人虽然连初中都没毕业,但他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他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他把这种学习热情传递到企业所有员工中,他的这些举措都为万向集团日后的发展插上了无形的翅膀。他始终认为,凡事能够亲身经历,固然是一种积累,但是,别人的经验更是一种资源,善于学习便是一种财富。
      人与人之间的先天智力差异并不大,差距主要是后天形成的学习能力。企业发展的道理也一样。万向集团能从一个铁匠铺变成一家跨国企业,本身就是在不断学习中成长的结果。万向集团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为了生存和提高竞争力,万向集团学习的主要对象是国有企业的生产管理经验,鲁冠球经常派人到“老大哥”的厂子里观摩。20世纪80年代,鲁冠球得知机械工业部要对所有行业企业进行整顿,在全国50多家生产万向节的工厂中挑选出3家企业作为国家定点生产厂,于是他派人找来部里的整顿条例。此时的万向集团还不归机械部管,但这并没有影响万向集团主动向行业最高标准看齐的决心。接下来,万向集团逐条按照条例整改,最终由一个乡镇厂破例成了国家3个定点厂之一。
      对于万向集团来说,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万向集团的国际化本身也是向先进企业学习的典范,只不过企业国际化的教练换成了洋人。鲁冠球回忆,在万向集团给通用公司配套、下订单之前,对方一次次地来企业考察,从生产现场、外协单位到原材料供应商,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从工艺改进到关键技术创新都认真地指出万向集团存在的问题,并帮助解决。可以说,在外商的苛刻要求下,万向集团每一次与外商合作,双方都经过数次实地切磋,这些都成了万向集团提高生产水平的大好机会。
      成功可能是最大的危机,这是鲁冠球得出的非常宝贵的经验。即使是最好的企业也会犯错误,而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能否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如何尽可能地避免错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是我们分析总结的目的所在。人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身的教训和经验中学习来得更快、更直接、更有效果。因为多一分成功,会多一分自信;而多一分挫折,就会多两分、三分警惕;有了高度的警惕,就可能会多出四分、五分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可能是最大的危机,而化解危机就是最好的学习和成长。
      一家没有经历过危机的企业是脆弱的,几乎每一家修成正果的企业都经历过数次危机。但常常有这样一个情况引人深思:有些企业能战胜大环境的危机,却在成功之后由于自身的原因而陷入困境之中。
      万向集团或许是一个例外,它40年来的发展以稳健著称,那么这种特殊的能力究竟是怎样锤炼出来的呢?据说鲁冠球有一个习惯,每当一家知名企业倒下,他都会召集公司高管闭门研究和分析其失败的根本原因,直到确实搞清楚真相为止。
      鲁冠球很快就发现了一个规律,这些企业大多是在一时的巨大成功之后长久地沉浸于喜悦之中,当失败的导火线咝咝作响时,却很少有人能注意到。
      正如八佰伴的创始人、日本著名企业家和田一夫在经历了惨痛教训后所总结的那样:当一家公司到达最顶峰的时候也是这家公司最危险的时候。这时,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会有种自豪感,从而缺乏危机意识,大家不会再像从前一样,努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长此以往,企业必然危机四伏。所以,粉饰太平的做法万万要不得。
      今天的鲁冠球在世人的眼里几乎成了一个神话,“常青树”、“不倒翁”的美誉不绝于耳,但实际上,这个称号的背后所蕴涵的首先是自我的不断调整与心态修炼。回首改革开放30年,我们不难看到,与鲁冠球同时期创业的改革人物大多是风流已被雨打风吹去,那些曾经风云一时的名字,如步鑫生、马胜利、牟其中、禹作敏等都成了过眼云烟,只有鲁冠球金身不败,而且愈战愈勇,个中原因的确耐人寻味。看到这些人一个个倒下,作为同行者的鲁冠球不可能没有触动,也难免凝神思之。
     大起大落的步鑫生曾经对鲁冠球说过这样一句话,“咱们是靠办厂子吃饭的,离了这一点,真的一钱不值”。鲁冠球事后回忆说,这句话如刀削斧劈般地刻在自己的脑海里。在大邱庄庄主禹作敏被批捕入狱的1993年,在得知禹的结局后,据说鲁冠球三日闭门不出,急就了一篇题为《乡镇企业家急需提高自身素质》的文章,文中这样写道:“我们面临经营者的自身素质障碍,这是一道更困难的障碍。这种障碍的病因是部分农民能人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所负载的历史使命,仅仅陶醉在眼前的成功光环中。这样的马失前蹄是非常让人痛惜的。而这一障碍的真正根源,其实是传统的小农意识与现代精神的冲突,显然,我们今天需要一次彻底的决裂。”
     为什么鲁冠球没有成为“先烈”?简单地说,所谓的“动机要端正,心态要摆正,位置要坐正,目标要校正”,其实围绕的都是企业家在社会格局中所应该坚守的角色与本分,那些倒下的大多是在成功之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或是迷失了自我,或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或是被成功的偶然性所蒙蔽的人,角色一旦错位,其结局也就可想而知。因此,我们也可以将鲁冠球的这4句话看做一个企业家试图从偶然走向必然的渴望与探索。
      无论顺境逆境,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是鲁冠球的经营哲学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它的指向到底是什么?实际上,每一家企业的成长之路都曾出现过“大跃进”的冲动。当企业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时,随着自身资源整合能力的不断提高,没有谁不憧憬更美好的明天。但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时候的企业往往最容易犯错误,而且一犯就是致命的错误。可以说,对所处的环境始终保持审慎的理性,是判断一个企业家成熟与否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人格修炼。也许是人性的弱点,道理虽然简单,但能在自身成功时头脑不发热者,鲜矣。
      鲁冠球从来都不是一个相信商业奇迹的人——在很多人沉浸于伟大的商业梦想时,他选择的是埋头苦干;在一些人放弃了诚信底线去捞财富的时候,他用夜以继日的勤奋步步拓展;当很多人快速致富的时候,他的这种思考已经超越了企业运行的边界,超越了有形的经营结果。大多数人贪婪的时候,鲁冠球却在强调“正确的业绩观”。另一方面,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赚钱的机会和资源越来越多,企业很容易出现“走小路,抄近道”的思想。一旦这种思想蔓延扩大,就有可能酿成大祸。因此,越是在企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时,鲁冠球越是常敲警钟以自省,不断提醒企业员工出发时的目的,一次次用道德的力量来感召和校正所有万向人的行为。
     记得这句话,企业越是成功之时,企业家越是需要给自己降降温,因为陷阱常常就潜伏在成功身边,企业切忌沉迷于过去的辉煌之中。
     发展要靠“四万精神”。现在是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像无线电波一样充满了天空,你就是24小时不停地听汇报、打电话,乘火箭周游世界,也不可能收集全你所需要的信息。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四万精神”,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人友,创万年业,归根结底就是:不学习,就不能生存;不学习,就不能发展。腰缠百亿的鲁冠球,至今从未进过舞厅,也没打过高尔夫球。他常对人说:“凡事能够亲身经历,固然是一种积累。但是,别人的经验是一种资源,善于学习便是一种财富。”20世纪80年代末,浙江省委负责人到万向集团考察时,问万向集团对省里有什么要求,鲁冠球的要求是:能及时看到中央和省里的有关文件。看文件、看报纸,这成了鲁冠球判断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行业形势的重要依据。
     虽然伟大的企业家没有一个是读书读出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家可以不读书。“少应酬”的鲁冠球每天有5小时的学习时间,即便是外出开会也基本做到如此。在一次采访时,鲁冠球说,“我真羡慕你们这些年轻人,知识面广、眼界开阔。像我,连普通话都不会讲,但是我能吃苦、肯干,到现在我也没有停止过学习.因为我知道,只要活着。就不能停下来”。迄今为止,鲁冠球共发表了上百篇学术论文,这是中国企业家中的一个惊人纪录,他也因此被称为“农民理论家”。

上一个信息: 巾帼老总学“万向”
下一个信息: 我协会获“恒威杯”企业之歌作品比赛三等奖
打印本页     返回    
 
余姚市人民政府 余姚市财政局 余姚市经济发展局 宁波市人民政府 余姚市税务局
浙江省人民政府 余姚市地方税务局 余姚市劳动局 宁波市海关 余姚市科技局
协会首页 | 协会简介 | 协会动态 | 申请入会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9-2010 Yyw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C)余姚市女企业家协会 浙ICP备09092069号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网页设计:宁波网联网络有限公司
宁波市信息网络安全网上报警